超越战争的情谊
文章字数:1,473
1982年2月某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殡仪馆,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同志的追悼会正在这里举行。在长长的吊唁队伍中,几位身着笔挺的黑色丧服、架着素洁花圈的日本老人,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来到杨国夫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深深鞠躬……他们是来自日本的原“日人解放联盟渤海支部”成员。
1941年8月,清河军区在寿光县北河战斗中俘获了3名日本兵。其中一个叫松木。清河军区首长决定用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俘虏政策教育这些被俘日本士兵,把他们争取过来。
刚巧几天前,部队首次缴获一挺日本九二式重机枪。大家对这玩意儿一窍不通,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郭建平股长就想请松木帮助讲解一下。松木不仅不讲,还用力一脚,把重机枪踢翻在地。
“揍这小子!”重机枪手们气坏了,个个握起拳头。
“不准动手!”杨国夫司令员闻讯后及时赶来。
杨司令员通过郭股长向松木说:“念你无知初犯,可以原谅你。但这是极大的错误。相信你会悔过的,回去好好想一想吧。”
“大家要有耐心,”松木被带走后,杨司令员边分析边指示说:“日本士兵大都骄傲蛮横,爱面子,要他们把技术教给我们是不容易的,还需要做艰苦的思想教育工作。”
“是呀,”特地赶来的清河区八路军三旅刘其人政委接着说:“几年来,才抓到这么几个日本兵,教育好了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年底,清河区的抗战开始进入最艰苦的岁月。部队生活极端艰苦,吃不上饭,就用树皮、草根充饥。但对松木他们,则在生活上尽量给予照顾,有时还想法给他们弄点大米或面粉改善一下伙食。每月,部队干部战士仅发一元钱的津贴,却给他们发两三元,有时还发给他们卷烟。敌工科的工作人员更是形影不离地照顾他们,战斗间隙还和他们聊天,帮助他们觉悟。
劳动人民出身的松木亲眼看到长山县抗日根据地一年之内遭到日军八次“扫荡”,房屋化灰烬,群众遭杀戮,妇女受奸污,心中引起极大的震动。松木他们渐渐有了变化,特别是对会说日语、负责管教他们的郭股长,更是主动打招呼、提问题、谈感想。
一天上午,松木听说杨司令员病了,要求郭股长陪他去看看杨司令员。发现病中的杨司令只能吃又黑又绿的黄须菜团子,而自己一个阶下囚,吃的还是白白的米饭。他深深地感动了,一步跑进杨司令员的住房,向杨司令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松木对郭股长的信任逐步加深,几乎到了无话不说的程度。一天黄昏,他们来到村外散步。松木问:“我以前一直很奇怪,你们对我们从不打骂训斥,而是处处关心照顾。即使假意做作,也没有这个耐心呀!”
“我们是在认真执行优待俘虏的政策。”郭股长抬起头响亮地说:“这是毛主席制订的政策!”感觉到松木思想上的变化,郭股长特别高兴。
1941年底,松木被派到位于滨海区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学习培训。归来后,他身着整齐的八路军军装,腰里挎着一把手枪,和原来判若两人。清河军区的首长建议松木他们也成立反战组织。1942年9月18日,“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清河分支部”正式成立,松木为支部长,中野为副支部长,并通过了支部的宣传纲领和《告日本士兵书》,表示“誓愿为人类之公敌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灭亡而奋斗,并愿在共产党八路军友谊协助下,为日本劳苦人民之自由而努力!”
1944年7月,“日人解放联盟渤海支部”成立,盟员增加到10多人。盟员们针对日军思乡厌战的心理,编写了许多“思乡曲”之类的家乡小调。他们还分散到各连,教战士们喊几句日本话,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人解放联盟渤海支部”结束了光荣的历史使命。联盟支部的那些盟员又和渤海区的部队一起赴东北参加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后才陆续回国。(本文原载于《渤海红色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