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为“纸”烙笔生花
文章字数:1,334



晚报记者 纪方方
  走进市级非遗工坊滨城区王氏葫芦王书法艺术馆,宫廷葫芦、苹果葫芦、鸭梨葫芦、鸡蛋葫芦等错落有致,大者高可半米,小者三五厘米,更让人赞叹的是每个葫芦上都烙有经典书法作品,运笔流畅,堪称一绝,这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葫芦书法微烙技艺。
  葫芦谐音“福禄”,寓意吉祥。葫芦作为艺术品问世,始于宋、续于元明、兴于清、盛于康雍乾。滨州王氏葫芦书法微烙技艺,始于康熙年间的王氏八世祖,不仅生产鞭杆香而且学会了用鞭杆香(插钢条)烫字相传至今,现改进为用烙笔在葫芦上烙字,故称“王氏葫芦书法微烙技艺”。
  “葫芦烙画很常见,不打底稿直接在葫芦上烙字,这在国内为数不多。”王氏葫芦书法微烙第五代传承人王建忠告诉记者,书法微烙是父亲王向阳20世纪50年代跟伯父王凤岭学的手艺,当时还没有电,就用鞭杆香
  插上钢条在葫
  芦上烫字,最初也就烙几个字,比如仁义礼智信、家和万事兴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建忠介绍,烙字工具多次改进,有
  了电以后,开始使用电烙铁,最早的电烙笔比较粗糙,后来市场上出现烙画机,父亲又把烙画笔的笔头磨细,才能在葫芦上把字写小、写好。
  王建忠说,如今父亲81岁,书法微烙的接力棒传到他手中。他自幼随父学书法,中学时又跟书法老师继续学习,后来到了部队从事宣传,主要工作还是写字。工作后依然喜欢书法,有时间就练字。为传承王氏葫芦书法微烙技艺,王建忠苦练蝇头小楷、行书,集多家之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2017年,还被推荐参加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书法微烙看着虽小,每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制作,少则几天,多则数月甚至一年。“书法微烙是一门精细的手艺,程序非常繁琐,包括选材、设计、烙制、刻章涂红、盘磨等环节。”王建忠认为,烙制过程最难,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错一个字或是漏字、多字,葫芦就成了废品。操笔、运笔笔尖与葫芦似接触非接触,靠太近字就糊了,很多小字都是凭感觉写的。
  王建忠拿起葫芦介绍,小葫芦上烙多字是一绝,在直径三四厘米的小葫芦上烙324个字的《兰亭序》难度很大;在大葫芦上烙小字也是一绝,烙5000余字的《金刚经》,每个字也就三
  到四毫米。很多人意识到了书法微烙的艺术价值,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一个大葫芦能卖到两万元。
  “葫芦书法微烙最终体现的还是书法水平,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葫芦上的字永不褪色。字的颜色一深一浅,技术含量很高,温度调高了字也会糊。”王建忠坦言,对力量和火候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自己掌握火候的力度还不及父亲。
  王建忠经常思考如何传承葫芦书法微烙,“收徒弟太难了,相对于其他手艺来讲,书法微烙的传承门槛要高一点,首先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小楷、蝇头行书都要练得非常好,还要掌握烙制的技艺,性格上还得坐得住。”
  灼灼笔意,非一日之功。在王建忠看来,书法微烙技艺首先讲究的是书法,现在自己还处于打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把字练好,达到书法精通的境界,才能提升葫芦的收藏价值。“宣纸是一种载体,葫芦也是一种载体,葫芦上不能光烙单一的字体,除了行书、楷书,今 后 草
  书、篆书、隶书和魏碑都要烙在葫芦上。我还计划把我们父子俩创作的葫芦作品、书法作品搞个纪念馆或是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王建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