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营洼反“合围”
文章字数:840
  铁营洼地处阳信、乐陵、庆云三县交界,是阳信县党政机关和抗日武装经常活动的好地方。1943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铁营洼经历了一场反“扫荡”的血战!
  除夕日,铁营洼各村群众做着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在外地的阳信县政府机关和抗日武装共约500余人,也提前于腊月27日和28日集中到大洼各村休整,与群众一起过年。
  此时,驻济南、天津、沧州、德州、惠民的日军加上鲁北十几个县的日伪军,共2万余人,动用200多辆装甲车、卡车,分兵五路对铁营洼进行远距离奔袭,趁着雪夜和浓雾的遮掩,包围了铁营洼。
  上午10点多钟,日出雾散,日伪军的汽车、骑兵在大洼外围拉开了距离,将大洼包围得水泄不通,阻击日伪军的各部队与逃难的群众已全部暴露目标。
  冀鲁边区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永安带领手枪班保护着数百群众,从徐家荒场突围,与一队日军正面遭遇。李永安命令队员们掩护群众快跑,他则断后阻击日伪军。他们几人机敏地跳进了一条深沟,一面射击,一面呼叫,把日伪军吸引了过来。面对着日伪军的层层包围,他们战斗至最后一颗子弹,壮烈牺牲。
  阳信县长武大风和200多名战士、群众,被包围在铁营村东北一座破窑和不足200米长的一条道沟里与敌人周旋。战斗到下午3时,武大风左肩负伤,战友们大都牺牲,幸存的干部、战士也多是伤员,当日伪军的包围圈越来越接近时,武大风忍着剧烈的伤痛,使劲挥动右手,竭尽全力高声呼喊:“同志们,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我们宁为国死,不为敌俘。冲啊!”武大风的枪膛里还有5粒子弹,他连续打倒了4个日军,把最后一颗子弹打进了自己的心脏,献出了自己28岁的宝贵生命。
  以李清寿为队长的五小队,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李清寿挥舞着匣枪,高声呼喊:“同志们,狠狠地打呀!”战士们越战越猛,日军伤亡惨重。日军便开始了连排式的炮击,并施放毒瓦斯,五小队成员全部牺牲。
  战斗从拂晓打到天黑,持续了整整14个小时,除县大队教导员王志诚率十几人突出重围外,其他人员壮烈牺牲。铁营洼战斗,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本文原载于《渤海红色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