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新质生产力绘就滨州农业新前景
文章字数:1,093

  晚报记者 位鲁江  
  如今,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滨州农业的生产场景和生态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里,在AI技术的加持下,一部手机可以实现农产品全生产周期的精准管控;在邹平市明集镇,数百亩玉米小麦可以由一人通过数字平台进行精细化管理;在阳信县河流镇,智能化的新农具让种地更方便,无人机喷药、施肥等工序效率高效果好……种种创新融合,不仅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更带来了连锁式反应,对滨州农业的生态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滨州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全市上下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的聚焦和关注。滨州市作为全省传统农业生产大市,近年来全市在粮食生产方面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得到全面落实,加快向农业强市转型升级。相关的农业生产优惠政策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实现了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市上下的共同关注和扶持,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滨州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成长沃土。
  敢于跨界,让滨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后劲更足。从机械化农业生产到人工智能应用,从单品种养到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相结合,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尝试只是滨州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新质生产力,特点在创新,关键是质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中,创新起主导作用,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滨州农业展现出来的新质生产力,正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创新。这种创新,转化出来的是希望田野上的澎湃活力和满眼生机。
  新质生产力让滨州农业发展未来可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如今的现代农业已经初步摆脱了“靠天吃饭”的问题,但是传统农业种植的经验积累依然起着“托底”的作用。正如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技术员隆晓所言,基于海量数据与经验构建的AI模型,其背后仍旧蕴含着老一辈农民的宝贵智慧,经验是滋养AI进步的沃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加持和应用,而技术的更好发展则凸显出对相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须加强,专业性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理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相关部门和院校聚焦的领域。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突破,让先进生产力在技术的加持下融入现代智慧农业生产,这是滨州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屡屡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相信在滨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全面落实下,滨州将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升级,滨州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将愈加靓丽。新质生产力,将为滨州农业发展描绘愈加绚烂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