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冰冻后混凝土路面为何掉渣?
滨州市公用事业集团:多原因导致该情况发生,道路维护和修补也应遵规、谨慎
文章字数:1,330

  晚报记者 张宝凯
  上个月,滨州大雪过后,连续的低温天气,让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直至现在很多小区里还有雪堆。细心的市民可能发现一件事情,堆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积雪在清理后,路面上留下了一些碎渣。起初有市民以为这些碎渣是积雪融化后残留的杂质,但仔细查看后,这些碎渣竟然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层结构,碎渣下面就是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市民表示,在遭受某种破坏后,原本结实的混凝土道路变成了碎渣,以至于用手轻轻一抠,路面就能被轻松抠掉一片。究竟是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较差,还是存在其他原因呢?
  1月10日,在位于市区黄河八路的一小区里,记者看到,小区里前几年新铺的水泥混凝土道路上出现了破碎掉渣的情况。而一些20年左右的老楼根基的水泥混凝土也出现了该情况。此外,不仅是水泥混凝土道路表层破碎掉渣,一些人行道地砖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情况严重的地方,不用手抠,路面已经破碎了。原本结实牢固的混凝土道路表层结构也变得脆弱不堪。扫清表层的碎渣后,露出了混凝土道路的内部结构。
  水泥混凝土道路,给人的感觉是结实牢固,耐力性强。但一场积雪冰冻,就变成碎渣,着实让人疑问重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结实耐用的混凝土道路变成碎渣的呢?
  就此,记者查询了相关资料。
  有种说法是,为了清除道路上的积雪冰冻,减少人们的出行隐患,小区里会撒上融雪剂,而融雪剂可能对混凝土路面造成侵蚀破坏,降低路面强度。
  该说法解释称,氯盐类融雪剂中的氯化物能与凝结中的水泥砂浆产生化学反应,水砂浆的化学成分是氢氧化钙等化学物,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其中氯化钙的溶解度比较大,溶液中的钙离子溶解,凝结形成间隙。同时,溶液中含有的大量氯离子容易在低温环境下形成晶体,这种晶体远大于水分子的晶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盐冻现象。盐冻对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大于纯冰雪冻融的破坏,破坏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降低混凝土路面的强度。
  还有一种说法,混凝土道路没有足够强度时候,混凝土中的水分受冻结冰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冰又融解,温度降低,水分又结冰,如此反复循环的冰冻和融化,会使混凝土孔隙率增大,而渗透进缝隙里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对混凝土路面产生挤压力,造成破坏,导致路面结构疏松,使道路表面破碎掉渣。
  再者,另外一种说法,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较差,受冻能力较弱。
  1月10日,记者采访了滨州市公用事业集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上述几个说法还是比较有道理的。“混凝土道路在最初砌筑时,会用振动棒搅匀,该过程中的气泡若没有及时排出,后期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产生裂缝,一旦遭遇雨雪天气,会渗透进混凝土内部里边。雨水还好一些,流走了。但冰雪就会产生‘冻融’效应,会对表层结构产生破坏。再者,融雪剂对道路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冰雪是融化了,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也降低了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该工作人员说道。
  该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减少对混凝土道路的破坏,堆放在混凝土道路上的积雪尽可能及时清理,特别是对撒有融雪剂的积雪更应趁早清除。
  对于已被破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该工作人员表示,小面积的破损掉渣情况,可以使用特殊标号的水泥进行修补,但其强度可能比不上之前的混凝土。对于大面积掉渣的处理,更多的是将整片混凝土破拆,进行重新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