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救援暖民心 温暖驿“沾”“化”暖灯
文章字数:1,349
通讯员 赵春民 吕翠峰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最困难、最边缘、最脆弱的群体,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近年来,沾化区民政局积极打造“温暖驿‘沾 ’˙ 救助 四‘化’”救 助管理品牌,切实把流浪乞讨人员当亲人,提供及时化、机制化、亲情化、专业化有温度的救助服务。
建好网络,救助发现及时化。进一步优化流浪乞讨人员区、镇、村三级救助网络,依托各乡镇(街道)社工站、卫生室等场所设置设立了11个“救助驿站”,为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救助、照看等服务;438个行政村全部设立救助联络员,负责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上报,确保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帮扶。实现咨询引导到村(社区)、过路救助到乡镇(街道)、过夜救助进站点、危重或精神病人进医院、福利院。持续做好“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尤其是恶劣天气下街面主动巡查救助机制,对主要街道、桥梁涵洞、车站、烂尾楼、城市周边、公园等重点区域、场所、路段进行反复巡查,对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发现,及时救助,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对流浪人员进行救助。
部门协同,救助管理机制化。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等单位的协调联动,在发现报告、街面巡查、身份核实等多个环节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畅通救助服务渠道。落实首接负责制,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和不作为现象发生。注重发挥公益慈善组织、志愿者、热心群众、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社会力量作用,引导他们及时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线索,健全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报告、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成立由政法委、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共享信息、各司其职、形成救助管理工作全区“一盘棋”机制。
贴心关怀、救助服务亲情化。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内部管理、生活照料、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离站返乡、站外托养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耐心进行劝导,把流浪乞讨人员当亲人,及时为救助人员提供食品和住所。对不愿接受救助的,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救助服务。尽最大可能、提供最大限度的物质帮扶和精神慰藉。同时,本区在外流浪乞讨人员,得到相关消息,要积极协助安置。去年7月8日在外流浪十多年的黄升镇黄四村李某,由辽宁省辽阳市救助管理站送来,沾化区救助管理站积极对接,多方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做了妥善安置。
做好延伸、救助服务专业化。开展照料服务达标行动,对流浪乞讨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实行“保护性”救助,对精神病患者、危重病人实行“先救治后甄别”救助,及时送医院救治。对暂时查找不到亲人和户籍信息的流浪人员,在做好救助保障的同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DNA比对、“头条寻人”、微信公众号、救助寻亲网、寻亲热线等方式,及时发现有价值信息,不断拓展寻亲路径。对受助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信息的,做好落户安置工作。
“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受困群众寻找亲人,让受助人员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救助管理的重要工作。沾化区民政局将进一步推进救助寻亲的专业化,提升寻亲效率,综合运用全国救助寻亲网、互联网技术、DNA比对、人像比对、媒体寻亲、“救助+社工”工作模式,拓展多种寻亲渠道,全力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社会、回归家庭,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沾化区民政局局长郭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