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文章字数:1,295


  □晚报记者 董珊 通讯员 许志虹 王青林 张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滨州市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多点开花”,形成了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畦西芹绿,十里飘菜香。阳信县商店镇万亩芹菜喜获丰收,一陇陇新绿映入眼帘,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村民忙着收割、分拣、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阳信县商店镇芹菜种植大户王景安介绍,“我今年种了300多亩芹菜,市场价格还算挺好,一亩地去掉成本能有七八千块钱的利润。”
  当地发展芹菜种植的条件得天独厚,并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的新技术,产出的芹菜品相好,市场认可度高,深受外地客户青睐。临沂客商李彬告诉记者:“我拉了十多年了,这里种的(芹菜)品质还可以,我们发往广州、深圳、佛山这些市场。”
  特色种植不仅鼓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还吸纳了附近3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一天能挣200块钱,老板待我们挺好的,这活儿轻松也不累的。“村民王忠英说。
  眼下,无棣县小泊头镇的百亩红薯试验田也迎来收获季,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喜人景象。无棣县小泊头镇种植户孙洪胜介绍:“产量一般在2500公斤左右,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品种‘美秀’,这是最近这几年才引进的,也是通过筛选,选出的一个比较适合咱无棣小泊头镇的品种。”
  在村民孙洪胜的试验田里,今年种植了从国外引进的红薯新品种,第一次试种就获得了成功,市场前景看好。心思薯(山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梁金伟告诉记者:“现在的正常市场收购价,基本上在1.5元到2元左右,一亩的收入大约在一万元,去掉成本的话,净利润能到四千、五千块钱。为了农民的增产增收,计划扩展到1000亩,让农民全部参与进来,增加效益,提振乡村振兴。”
  在沾化,当地通过采取“公司+农户+电商”方式,大力发展渔具箱包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公司离着我家很近,工作时间灵活,也很方便,我几步路就到了。既可以工作挣钱,又不耽误照顾家里和孩子,工作也比较简单,操作好上手,这种工作机会对我来说简直太好了。”沾化区富国街道龙江工贸有限公司职工付文秀说。
  围绕箱包、渔具等制造与销售,当地形成了年加工高档渔具包100万件的能力,年出口额达到3000余万元,带动120名村民就业。沾化区富国街道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子明说:“服装、箱包制作这项工作准入门槛低、包容度高、灵活性强,老年人、年轻人都能干,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会耽误照顾家里,还多了一份收入。”
  当地还发挥在外务工创业人员多的优势,吸引各领域人才回归、资本回归、项目回归,推动“北雁南飞”的打工经济向“群凤还巢”的回归经济转变,走出了一条“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的村民共富新路子。沾化区富国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王春福表示:“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实实在在的新举措,让辖区内居民增加收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滨州市积极发展畜牧、果业、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9个,国家级示范村镇15个。全市依托农业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1公顷=1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