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河而兴 沿黄古村纵贯六百年
文章字数:1,927


  晚报记者 孙洪师
  乡愁,是一个人无论离开故土多久,都会时刻萦绕在心头的那份情感,是“人们对故乡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物质空间环境的记忆,以及对它存在与否的耽愁与怀念”。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传统村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在滨州,在黄河两岸,传统村落更是抚育着黄河文化和乡土文化,是黄河乡愁文化的传承者。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最初十数年内,两岸无堤,小水归槽,大水漫溢。由于河道逐年泥沙淤淀,河口不畅,海水顶托,大水时出槽漫溢二三十华里,两岸民众自筑民堤自卫。
  1883年(清光绪九年),黄河决堤,原来民众自发修的土埝已远不能抗御洪水,修筑大堤势在必行。滨州人游百川和山东巡抚陈士杰奏请筑两岸遥堤。
  1884年5月,长堤全部完成,黄河滨州境段两岸有了完整的大堤(即今日大堤),距河道3-8华里,改变了原来河道水势流向。此后,黄河堤坝加固了多次,黄河河道在黄河南北大堤内不断变化着,但从未超越两岸大堤,这就形成了南北黄河大坝之间的黄河河滩。
  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沉淀后成为肥沃的粮田,居住在这里的人民,百余年来依田而生存,并出现了高台这种独特民居。
  滩区人民充分利用滩区黄土这一丰富的资源,挖土筑台,将台基筑成五六米高,有的达七八米之高,筑好的“台子”称“房台”,之后在“房台”上建筑房屋,防御黄河洪水,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高台民居文化。
  市西办事处小街村,曾用名李家桥,因与李家口隔水来往不便,建一桥,遂得名。该村原在青龙镇棋盘街的一条小街中,青龙镇是滨州十二镇店之一,李世荣在洪武元年自枣强迁青龙镇,咸丰十一年(1861年)黄河决堤,民众各自为聚重建家园,分别称李家、杨庄、宋庄、新庄,因民户稀落,每聚都称疙瘩,后统称李家口,意为黄河决口之意。咸丰十一年黄河决口中,人民为纪念原村,就叫村庄小街子。
  近年来,依托小街村地处黄河滩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昔日的滩涂之上,建设了黄河文化园、黄河之星广场、房车营地等景点和设施,大力发展城郊型休闲观光生态风景区,成为富有现代气息、凸显黄河元素、独具滨州特色的黄河生态名片。
  梁才街道办事处东韩墩和西韩墩,曾名韩家墩。洪武二年,韩氏、李氏从枣强迁此,靠一大土墩(台)立村,名韩家墩。贾姓立村龙爪树村,1936年河水溢滩,房倒后并于此。1958年建引黄闸时,从村中挖沟,村为两断,居东者称东韩墩,居西者称西韩墩。如今,这里建有黄河下游的百万亩大型灌区,经过六十多载的运行,韩墩灌区已成为一个节水、高效、生态、人文、现代的新型灌区,对滨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纵观历史,生活在黄河两岸的村庄,多为明初以来的六百多年间移民迁入,其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是明清时期来自山西洪洞与河北枣强的移民,这些移民为黄河滨州区域的开发提供了大量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将其厚重的乡土文化载入,使得区域文化因特有的文化积淀而凸显着浓重的地方文化特征。
  沙河街道办事处有三个名字相近的村庄,分别是前游家、中游家、后游家,以中游家最有名。游氏族谱记载:“元至正间(1341—1368)占籍滨邑,立村为泗户游”。明代,游氏三支分居,一留原村(即中游),一在前立前游家,一在后立后游家,遂改原泗户游为中游家。
  游氏定居滨州之后600余年,其子孙中出了个名人,就是第十五世游百川。从政24年,游百川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励精图治,尽职尽责,尤其为治理黄河竭尽心力,鞠躬尽瘁,其功甚大,堪称一代“能臣”。游百川“治黄三策”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三策中的第三条:改沿河村民自村护自村的缕堤为官府统一规范的遥堤,稳定了后世河道,稳定了后世的两岸村庄。
  狮子刘,又名清河西刘村,康熙年间,河西刘村刘发祥考取功名,成为一名武官;因其战功卓越,朝廷御赐一对精美狮子,引得乡亲参观拜谒,远近闻名,故得名狮子刘村。为体现村名来历,1999年村人在村东西两门口前,各树石狮一对,今被称为黄河乡居狮子刘。因地处黄河、南海与秦皇河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村庄周围拥有大面积的原生态湿地、林地、农田,村庄村舍规划整齐,院落的布局、朝向、尺度、材料等因地制宜,民居简单朴素,选址巧妙,就地取材,建筑风格自成一派,属于典型的鲁北民居建筑风格,保留着最原始的乡土气息,是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的举办地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充满生机的田园,美丽平静的村庄,祥和温馨的小院,热烘烘的炕头……黄河两岸的乡村,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历来崇尚礼仪,乡亲互助,邻里相帮,而儒家的中庸思想则调节着家庭、族群和村庄的关系,使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具有安居乐业的稳定心理,他们守护着田园,辛勤地劳作,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承载着最纯最美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