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
记忆里的滨州泥土香
文章字数:1,745


  晚报记者 宋敏敏 通讯员 李晓旭 高士东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我们知道了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缓慢而永恒的喀吾图,沙依横布拉克的夏牧场……“阿勒泰的精灵”李娟以细腻明亮的笔触全景式记录北疆边地美好闪光的时刻。
  我们不禁要问,何以打动观众及读者,我想应该是让人沉醉其中的散发着泥土香的烟火气。
  滨州有一位乡土散文作家,他叫苏银东。他用生动跳脱的语言记录了记忆深处的家乡“泥土香”,共写了三本关于家乡的散文作品,苏银东曾戏谑地自封“炊烟三部曲”,分别是《又见炊烟》《梦里炊烟》《炊烟依依》。今天为大家介绍第一部《又见炊烟》,读者可以从苏银东的文字中咂摸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家乡“味道”。
   >>>玩泥巴、捉蚂蚱、打“坷垃仗”……那些记忆中的童心童趣
  乡土散文还是质朴自然些靠谱。朴朴实实地为读者提供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风俗画,真真切切地表达出你对父老乡亲的感情,这样的作品未必就不高妙。
  从这个角度看,散文集《又见炊烟》就值得称道了。这部散文集写的全是作者故乡鲁北平原上一个小村庄里发生的故事,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难忘的经历,为父亲、爷爷、五傻儿、狗剩儿……众多庄稼人塑像,呈现出乡村生活原汁原味的色调,散发着泥土的香味儿。
  这些散文能够叫人读来如食香喷喷的烤红薯。作者在一篇文章里写到,故乡是他梦牵魂绕的地方,“曾经的岁月影像,一幕幕清晰可见,往事一枝一叶,像茂盛的青藤,每每缠绕着我。”散文写作,情思从心里往外流,不吐不快,可见苏银东的笔触是有生命的、温暖的,读来会感到亲切、美好。
  玩泥巴、捉蚂蚱、捕蝉、打“坷垃仗”……每一篇都充满童心童趣,与小伙伴们游玩的细节、与家人的互动、童年场景的再现等等,都让你沉醉其中,不由得想起自己童年的点滴,并会心一笑。
   >>>家乡田埂上烤青麦、看场院、拾柴火……那些动人的场景
  那条街、那条巷,弯弯的小河、密密的枣林、吱吱呀呀的老水车、喘着粗气的牲口,听大鼓书的夜晚,以及“哈哈腔”、夯歌、十五的“灯”、二月二的“囤”,在家乡田埂上烤青麦、看场院、拾柴火……这些动人的场景,无不装在作者胸中。
  在散文《烤穗青麦尝尝鲜》中,苏银东写烤穗青却不只是描写烤青麦,他为读者呈现了宋家庄大集的热闹景象,“街巷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庄户汉子、婆娘们在正午的阳光下,摩肩接踵拥着挤着。”短短几句就将那个年代农村集市的热闹情景再现了。
  写烤青麦,更写出了“娘”对孩子们朴实的爱,“娘忙三迭四喂上那头哼哼直叫的大黑花猪,安顿好那些振翅欢唱的鸡鸭鹅们,就开始为我们烤青麦。”“她蹲在灶火旮旯里,燃上柴火,将青麦穗架火上翻来覆去地烤”、“娘扯过大襟袄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汗把娘的袄湿透了一大片”……在清苦贫穷的年代,为孩子们烤上一把青麦,是最质朴的爱。苏银东将情景描绘得具体细致,富有情感,这何尝不是母子之情的双向奔赴!
  苏银东较长时间生活在农村,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生动的细节布满了他散文的艺术天空,这些带着泥士香味儿的细节,或者使所写人物的个性更突出;或者使所记事物的内涵更丰富;或者使笔下的最物更鲜灵,大大增添了作品的阅读魅力。
  >>>换娃娃、纺线、咸菜缸、做鞋……那些生动的村野物语
  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不能依赖虚构的散文写作,更需要作家拥有生活素材的“百宝箱”,苏银东散文创作的成功佐证了这一点。
  《换娃娃的》一文不仅生动勾勒了换娃娃的老头儿形象,还将那个引得孩子们为之着迷的“换娃娃的铁笼子”描绘得细致周到。有孩子们喜爱的糖豆、糖稀、糖板子、欢喜团儿,也有家中常用的筷子、碗碟、针头线脑、妹妹扎辫子的红头绳、娘扎头用的并针儿,还有娘最爱换的花瓷碗……
  不管是换娃娃还是纺线、咸菜缸,这些时代的产物离我们现代生活越来越远,但是细细读来,依然倍感亲切,是淡淡的乡愁,也是浓浓的乡情。
  苏银东散文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乍看直白平实,实则功夫非常过硬。其实,乡土散文应当尽量回避文绉绉的书面语,多采用经过提炼的口语,适当选用方言俗语。因为这种鲜活、生动的语言,既带着泥土的香味儿,又更具艺术表现力。
  读《又见炊烟》一书,你会看出苏银东在语言方面的艺术追求,而且他还善于将传唱的歌谣吸收入文,这些似乎有点粗鄙却凝聚着乡村智慧、又情趣盎然的民间小调,也着实为散文增添了不少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