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 涅槃为盐
文章字数:1,453
    扫码看精彩内容。





  开栏的话:非遗工坊是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是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滨州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52项、市级214项,其中,省级非遗工坊4家、市级非遗工坊52家。
  本报开设《滨州非遗“活起来”》专栏,聚焦非遗工坊,关注非遗如何走进现代生活、焕发时代风采,讲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故事,实现非遗文化与人间烟火双向奔赴,让非遗“活起来”。
  晚报记者 纪方方
  8月15日凌晨4点半,很多人还在熟睡的时候,51岁的刘向国来到盐田,带着大伙儿忙着收起塑苫,以便让海水接受太阳的照晒。一方方盐田,纵横有序,阳光照耀之下,广袤闪亮,卤水蒸发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
  刘向国是渤海海盐滩晒工艺传承人,从十几岁跟着老人学习晒盐,一直在盐场工作,长期暴晒,皮肤黝黑。以他的经历来看,以前都是人工晒盐,一锨锨铲,一车车推,“出力大,出盐少”,而现在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他所在的山东车网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去年被评为市级非遗工坊,盐场总面积4万亩,总体产盐量30万吨。
  煮海为盐、滩晒为盐的历史绵延千年。
  无棣县是我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引海水制卤晒盐工艺源于1522年,官府迁福建盐民来无棣传授晒盐技术。无棣盐民高淳,按照福建盐民做法,于沿海修池,隔为大、中、小三段,依次灌海水晒之。经风吹日晒,盐即结晶而出。至1679年(康熙十八年),无棣县各盐场全部改为滩晒。后经历朝历代,无棣滩晒制盐工艺延续至今。
  “海盐滩晒每年分春晒和秋晒两季,主要有纳潮、制卤、结晶、采收等环节。”刘向国熟知晒盐的每道工序,利用海潮水位升高,将海水引入盐滩,历经日晒和自然蒸发,海水逐渐浓缩成饱和卤,继而将海水转化成洁白的海盐。他认为最难掌握的是制卤、结晶,结晶工艺是决定盐的产量、质量、粒度与外形的关键。
  眼下正是晒盐的旺季,温度越高,出盐越快。一望无际的盐田里,刘向国和同事每隔一天就要站在盐田里活茬,用铁耙子耙盐,让盐粒子在池子里翻滚一遍,翻动后有利于盐晶面生长,这样可以更好地结晶,提高原盐产量。
  海盐生产是一种露天作业,直接受天气变化和海洋潮汐的影响,生产操作也因天气而异。如何防范雨水、风沙的侵袭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无棣盐业人在长期的制盐过程中把握了降雨和潮汐的规律,总结出了应对方法。
  “以前晒盐是靠天吃饭,最怕下雨天,下雨人家往屋里跑,我们得往外面跑,把塑料布苫盖上,如果雨水流进盐田,前期所有的努力都得‘打水漂’。”刘向国说,现在科技发达了,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实时天气预报,雨情来临之前,他们就把盐田盖上塑苫,天晴后再收起塑苫。
  待到收盐时,一座座堆积如山的盐坨,成为海边最美的风景线,也是对刘向国和同事最好的馈赠,多日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渤海海盐滩晒工艺,从古传至今,靠的是师傅对徒弟手把手地传承。刘向国现在已经带了四五个徒弟,谈及传承难点,他直言“盐场距离县城50多公里,很多年轻人待不住。”不过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现代化机械的投入,无论是制卤、盐田改造,还是制盐工艺、产品质量产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刘向国介绍,盐场全部进行了盐田改造,实行深卤结晶等一套新的生产工艺。结晶池、卤台全部实行盐膜覆盖,实现了机械化管道扒盐,原盐产量、质量比原来平晒方式有了大幅度提高。不仅如此,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发展起水产养殖,实现以盐为主,突出特色,多种经营。
  沧海桑田,涛声依旧。渤海晒盐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承载了盐民数百年的智慧和勤劳。海盐不可或缺,传承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