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土孕育一方艺术精灵
文章字数:2,565
    鼓子秧歌(资料图)


  晚报记者 孙洪师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能孕育一方艺术。从历史发展来看,特定的气候地理、山川风貌、水泽湖泊、生活方式等均会对艺术的诞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诚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依托植物的艺术则会随着这种植物的繁衍而产生和发展。
  作为水生禾本科植物,芦苇在滨州地域内分布广泛且生态幅度很广,在积水条件下能长成高大植株,称作“芦苇”;旱生条件下植株低矮,俗称“芦草”,耐碱能力强,能在含盐量千分之八的土壤中生长。
  柽柳,又称三春柳、红柳、红荆条,耐贫瘠盐碱,在滨州地域内分布广泛。同时,杞柳也因其喜肥水、抗雨涝,在河滩地及近水沟渠等处生长旺盛。
  蒲草、芦苇、杞柳等植物的盛产,为当地草柳编的盛行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草编技艺是中国传统手编技艺。据专家考证,编织艺术的源头应上溯到“结绳记事”,先民们彼此传递信息、表达思维、帮助记忆,都用绳子打结。
  柳编技艺也是我国传统性的手编技艺,经过近千年的传承发展,出现了繁多的图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成为华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得益于地域资源,博兴县是远近闻名的“草编之乡”“柳编之乡”,该地草柳编技艺历史悠久,自清代起就形成了一定规模,口传心授,世代相袭。
  作为手工工艺,草柳编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首先采集芦苇、蒲草、杞柳等植物的茎叶,经过反复晾晒之后就变得纤维均匀、质地柔软,接着把材料放进带有颜料的锅中蒸煮,晾干后就变成了可以编织的原材料,然后纯手工制作成生活用品或者工艺品。
  作为享誉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草编之乡”,草柳编业成为博兴全县颇具活力的特色产业。
  说起博兴草柳编享誉世界的作品,当属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该馆外墙以藤条为支撑,中间用杞柳编织物填充。从远处望去,流线型外观犹如起伏的波浪;从高处俯瞰,状若造型独特的“花篮”,令参观者惊叹不已,并由此将博兴的草柳编文化推向了世界舞台。
  近些年更是通过“电商+直播”营销模式,将博兴草柳编产业推向了更广阔的“云”端,行销美、日、法、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给这里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泥沙在本地人的手中变身成为了充满着朴素气息的艺术品,那就是泥娃娃。
  在惠民县河南张村的张姓家族手中,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黄土,焕发出了光彩照人的独特魅力,成为了另外形式的艺术精灵,创造出了备受当地人喜爱的泥娃娃。泥塑还可以表现非常广泛的题材,如戏曲故事、动物、果实等,这些泥塑充满了朴实生动、色彩绚丽的乡土气息。
  手工艺术品,最重要的是手工精巧,就拿泥娃娃来说,要经过取泥、捣泥、制坯、糊纸、上泥、擦粉、上色、开眼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耗时耗力。
  取用材料更是十分讲究,最好是黄河淤泥,淤泥运到家后,先风化一两年,再掺入棉絮和面浆使用,制作起来让泥娃娃洋溢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情,泥塑艺人用黄河泥土凝炼了滨州老百姓朝耕黄土、暮饮黄河的朴素情怀。
  作为黄河的特产,黄河鲤鱼金鳞赤尾、体形梭长。有人将黄河鲤鱼与淞江鲈鱼、兴凯湖白鱼、松花江鲑鱼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
  在婚庆筵席重大场合,鲤鱼常常是整条制作,如:糖醋鲤鱼、干烧鲤鱼、红烧鲤鱼等,整条鱼制作,装盘入席,美观大方。“糖醋黄河鲤鱼”是民间婚宴上的传统必备菜,并由此衍生出了当地的民俗,还被人们赋予了“孝”的文化内涵。因为“二十四孝”中“涌泉跃鲤”、“卧冰求鲤”的故事均和鲤鱼有关,更是为鲤鱼增添了人伦色彩,传达着中华孝文化的精神,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鲤鱼”文化。
  “鱼”被百姓视为灵性动物,“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在本地具有特殊的含义。鲤鱼跳龙门又称鱼跃龙门,是一个民间传说,《太平广记》记载说,大禹治理黄河时,在陕西韩城黄河龙门山,“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传说只要鲤鱼能够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为真龙,用来比喻勠力拼搏,砥砺奋进,敢想敢干,敢于筑梦。在本地,长辈们用以鼓励子女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还有就是婚庆中,新娘被娶进门象征着鲤鱼跃过龙门,俗语“跃龙门,一家人,孝父母,敬亲邻”,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孝、仁、义理念。至今,一家人吃饭时,父母要先就上座,父母不动筷子,子女们不可以先吃,是地域孝文化的具体体现。
  作为兵圣孙武的故里,孙子兵法在当地的运用影响到各个领域,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信鼓子秧歌是孙子兵法的滥觞之一。
  在阳信县洋湖乡,鼓子秧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人们把它称为“打鼓子”,也叫“大鼓子秧歌”,或叫“跑秧歌”,清朝乾隆年间叫“武秧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普遍称之为“鼓子秧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信鼓子秧歌军事色彩明显,孙子兵法的阵势被融入到了舞蹈动作中,借以表达当年的雄壮战争场面。该秧歌在演出中主要有伞、鼓、棒、花四种角色。“伞”是指挥变化各种场面队形的领头人,“鼓”是秧歌队的主体表演角色,人数最多且由男性青壮年扮演,扮相犹如戏曲中的勇士。“棒”为古武士打扮,双手各持约50厘米长的木棒;“花”则是古代舞女装饰,右手持扇,左手持彩绸,人数可多可少。
  根据研究,秧歌中的“伞”是古代帝王贵族出巡时用的“华盖”演变而来,“鼓”是盾牌演变而来,“鼓槌”是短刀或矛演变而来,“棒”是鞭演变而来。伴奏乐器由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钹等打击乐器组成。大鼓是秧歌队的核心乐器,摆放在演出场地“非南即北”的位置,秧歌队面向大鼓表演,与鼓互动,鼓点节奏操控着整个秧歌队的阵法和步法,宛如打仗中“闻鼓而进”的号令。
  表演中由“伞”带领鼓、棒、花依次上场跑到自己的位置,边做动作边带着队伍跑“花儿”,如“十字街”、“双出头”、“四斗门”、“双驳花”、“八步紧”、“灯笼褂”、“二虎把门”、“迷魂阵”等多种模仿带兵打仗的阵法,气势磅礴,军事色彩鲜明,有“蹲”、“跳”、“转”、“击”的动作,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节庆气氛,又暗含了将帅战场的英勇气概,是孙子兵法应用的“活化石”,是地方文化影响地方艺术的生动见证和真实写照。
  滔滔黄河水,绵绵艺术魂。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艺术,一方艺术,承载一方文化。岁月流转,沧海桑田;时事更迭,人事变迁,白云苍狗中,惟有文化和艺术流传到了今天,用他们不变的精神诉说这片土地上的过往,祝福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