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那些事儿之
县名源自惠民沟
文章字数:686

  惠民县,“兵圣”孙武、“智圣”东方朔的老家,该县设置和秦始皇有关。
  春秋时期,孙武祖父田书因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封邑于“乐安”,也就是今天的惠民县。
  公元前215年,因见东南方向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东游以厌(读“压”)之。
  传说秦始皇行至今惠民县桑落墅区域,路遇一株巨大无比的桑树,近前查看时,正巧有一桑枝下落。始皇帝认为这是吉兆,就命此地为“桑落墅”,并于当晚“次舍”于此,也就是临时驻扎此地。
  后来,始皇帝决定在此建立一个县,因此行意在“厌气”,又“次舍”该地,就命为“厌次县”,县治在今桑落墅一带,县域包括今惠民、阳信、无棣、陵县等地大部分或一部分。
  西汉时改名富平县,新莽时改为乐安亭,隋开皇十六年复设厌次县,属棣州,其后治所屡屡搬迁。唐代州城位于辛店镇先棣州村,后梁时迁至清河镇古城马村。大中祥符八年,州城迁至今惠民县城所在地。宋徽宗崇宁元年,工部尚书牛保亲筑城池,九年才建成,被称为“燕齐门户、神京锁钥”。
  明洪武元年废厌次县,地域并入棣州。永乐元年改棣州为乐安州。宣德元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改乐安州为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升为武定府,设置惠民县,因城东南20里有惠民沟而得名。
  惠民沟,曾用名商河,别名沙河,今统称土马沙河,该河在三河湖镇注入徒骇河。土马沙河由原商河支流“沙沟水”演化而来,宋元沿袭商河名称,明嘉靖二十四年,佥事王煜将此河疏浚,民众得其惠利,名曰“惠民沟”。
  1945年8月30日,惠民县解放。1950年,渤海区撤销,建立惠民专区,机关驻地在惠民县城。1952年,惠民地委、专员公署迁到黄河北岸的北镇区域。2000年地级滨州市成立,惠民县隶属至今。
  (作者:孙洪师朗诵: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