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中小学生遭遇网络诈骗
公安提醒: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文章字数:1,784



  晚报记者 宋静涵  通讯员 耿婷婷 徐 瑶 李 峰
  7月以来,中小学生受骗案件明显增多,最小受害人仅8岁。7月2日,滨城区A女士报案称,女儿小花在看短视频过程中,轻信“支付邮费免费领品牌球鞋”,又被对方要挟“已经发货,如不继续支付邮费就走法律程序”,多次向对方转账达3870元。滨城公安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因为行动迅速,及时全额追回了被骗资金。
  但对电信诈骗来说,事后挽损困难重重,事前防范尤为关键。7月21日,小美(化名,8岁)在家中用姥姥手机刷视频过程中,一陌生人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为由,要求小美登录对方提供的社交网络账号并开通视频聊天。小美按照对方要求告知了手机验证码等信息,致其姥姥银行账户被转走8000余元。
  统计发现,7月份以来,全市中小学生被电信网络诈骗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虚假购物、冒充熟人等几个类型。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暑期孩子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刷短视频、玩手机游戏,加之孩子们单纯善良、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判断力的特质,就将目标锁定为中小学生。
  为了逃避打击,嫌疑人往往还会用话术恐吓被害人“不许告诉父母、不许报警”,让孩子产生惧怕心理,并指令被害人删除相关聊天记录等信息。很多案件发现时较为滞后,也更容易造成更为大额的损失。
  暑假里,家长朋友抽出10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看看这些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真实案例。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案例一:免费游戏装备诈骗
  近日,小怡(未成年)玩一款热门手机游戏时,发现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多了一个粉丝,她好奇地添加了对方为好友,对方马上发来一句:“嗨!你想做姐姐的蛋挞仔吗?”这位以“姐姐”自称的陌生网友邀请小怡一起游戏,还承诺会送给小怡好看的游戏皮肤,但需要她配合。小怡欣喜若狂,在对方一步步的诱导“操控”下,偷偷拿妈妈的手机进行操作。不久妈妈手机里就收到了扣款1万元的短信,这才发觉遭遇了诈骗。
  案例二:冒充警官诈骗
  近日,小王(未成年)在使用QQ时收到一条私聊,对方称自己是某公安机关办案民警,小王涉嫌盗用明星的QQ,涉嫌违法。起初小王并未相信,但对方出示了伪造的“警官证”,小王出于害怕且识骗能力较差,相信了骗子。随后,骗子让小王添加一名自称公安工作人员的QQ号,小王按照对方指示拿到父亲手机,利用扫码付款的方式,将微信余额及银行卡内的钱全部转给了骗子。转账结束后,她听到对方大笑的声音。这名“警察”为什么会笑?小王这才意识到被骗了,遂即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辖区派出所报警,最后共计被骗2万余元。
  案例三:“饭圈福利”诈骗
  小苏(13岁),独自拿着妈妈的手机刷短视频,添加了一个自称“某明星”的好友,并称可以免费赠送签名照,随即此好友发消息说是明星的律师,称明星的账号隐私被泄露,需要小苏添加另一个账号配合调查,同时恐吓小苏,如不配合便报警将其父母拘传至公安局。随后对方让小苏找一安静的地方接听电话,称需要将其妈妈银行卡里的钱在对方的账号上过一遍,才能洗清泄露明星账号隐私的嫌疑,这些钱事后会自动回到其妈妈的账户里,并威胁其不能让家长发现。信以为真的小苏按照对方的指示,一步步向他们提供的银行账号上转账,直到妈妈发现小苏一直呆在房间不出,进去找她时,才发现被骗5000元。
  反诈小贴士
  互联网络套路深,网上聊天要认真。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不应被诈骗分子伤害利用,希望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日常动态,常态化正向沟通、交流、引导,避免孩子和家庭陷入此类骗局中。
  警惕伸向青少年的电信诈骗黑手,青少年们需要做到“四不轻信”:
  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
  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家长应怎样帮助孩子规避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一)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诉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二)要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将自己和家庭的真实信息散布在网上,不要打开陌生邮件,更不能随意向陌生银行卡转账;
  (三)在做好防诈骗教育的同时,要适当告诉孩子一些网络犯罪的案例,提醒孩子一旦觉得网上的某些内容有问题或感到迷惑,要及时向家人或老师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