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之路”(上)
冠军,是这样炼成的!
文章字数:4,716
    林风华    王瑞国    王振


    ●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拍图

    ●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开泰智能抛喷技术研究院

    ●山东开泰全景图

    ●自动焊接机器人

  晚报记者 张卫建 崔艳贞 刘 飞 董文林 通讯员 张 蕾 付瑛杰 耿 宁 卢海涛
  赛场之上,成为冠军是无数人的终极梦想。赛场之外,冠军同样意味着品质和荣耀。
  对企业和产品来说,冠军更是行业领导,是标准制定,是创新引导。
  在滨州9600平方公里土地上,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其中15项产品位列全球第一。
  滨州,“冠军之城”实至名归。
  “对话滨州·企业家说”推出特别策划“冠军之路”,探访滨州冠军企业成长故事。本期滨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风华担纲主持,邀请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瑞国、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长王振,探讨企业如何杀出重围,傲视群雄。
  林风华:滨州有大大小小的全国乃至全球的冠军企业有53家,其中10家是被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作为一名普通滨州人,我为滨州出了这么多冠军企业而由衷的自豪和骄傲,向各位嘉宾表示致敬和感谢。
  中国有句俗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企业来说,选准行 业至关重要,想请问大家,当初是如何选择进入咱们现在这个行业的?
  王瑞国:追寻开泰的发展史,还要上溯到1985年。从最初的木器加工作坊、建筑公司再到1995年成立熔炼厂,2000年国家取缔小炼油、小轧钢等“五土小”行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再加上青阳镇是全国废旧轮胎集散地,钢丝切丸是金属磨料的一种,大部分还是作坊式生产,没有行业龙头企业。2001年开泰金属磨料成立,进入此行业这个细分领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行业龙头。
  经历了技术、人才、项目、资金、品牌的积累,迅速占领全国市场高地,2008年开泰金属磨料被评为国内金属磨料第一品牌,并且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领先位置。
  但我们没有就此满足现状,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突破,在金属磨料的基础上开始致力于其上游产品抛丸机械的研发和生产,2008年成立了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多年来深耕金属磨料及抛喷丸装备领域,一举做到行业领军。
  林风华:首先做磨料,然后继续向上游延伸,做装备,定位清晰。
  王振:京阳创办之前,整个创业团队有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定位和目标,我们要做一家“短期活得下来、中期活得好、长期能做出一番成绩、做出一定贡献”的公司。
  成立公司,就要有核心产品,选择核心产品时,我们的定位是找一款精尖定位的差异化产品。在充分调研之后,我们了解到市场上有一款叫针状焦的产品,之前这款产品一直被美国、日本垄断,当时国内仅有一家企业在做,但是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不稳定,所以那时国内的主要产品还是依靠进口。
  我们通过详细分析判断,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同专业人士交流,他们都认为我们可以做好,所以公司最终选择了针状焦这款产品。
  有了清晰的定位,有了明确的目标产品,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
  林风华:首先选好一个细分门类,通过调研、分析、论证,再去做,两家公司所选的领域都是自己所熟知的行业领域。
  西方有句谚语,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的发展同样如此,在通往全国、全球冠军的路上,有坦途,有曲折,经历很多,在这里,想请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冠军是如何炼成的?
  王瑞国:刚开始做磨料时,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好,但是外观不好看,市场不认可。我们就请来山东大学的一名教授,他从实验室带了试剂过来,加到回火炉里,产品外观确实突然就不一样了,钢丸表面蓝蓝的很亮,大家都觉得很神奇。
  从那时开始,我们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就开始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加入团队。这些年开泰能够不断地创新发展,产学研是一个很重要的个原因。
  再说设备,2008年开泰抛丸机械刚开始起步,当年只销售出一台抛丸机械,压力可想而知,当时我说是“三无产品”:“无品牌、无技术、无市场”。
  2010年,开泰销售给爱博特新加坡分公司一台价值300万元的抛丸清理设备,当时设备的合同价格300多万元。其中有80多根辊道轴因产品质量问题全部报废。这批辊道轴货值约100多万元,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值。我砸掉后要求车间重新制作,保证了产品的及时交货及开泰的信誉。大家都知道海尔集团有张瑞敏先生砸冰箱的故事,开泰集团通过砸辊道,砸出了开泰集团的出海的信心和勇气,砸出了开泰人的质量意识。
  林风华:设备走了先国外、后国内的路子。国外与客户是技术合作,帮助你们提升装备质量,国外市场打开了,再去开发国内市场。
  王瑞国:多年来,开泰集团以领先的技术,专业的服务,成为行业领航者,2012年以来,开泰集团成功收购荷兰爱博特(Airblast)、荷兰赛博(Sybrandy)、澳大利亚的巴博(pupmline)芬兰博斯曼(Blast‐man)公司,建立健全了国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实现国内外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这些年,我们与国外客户关系都很好。2012年,荷兰一家公司老板要退休了,因为他是我们的客户,他销售的产品20%到30%都来自开泰,他了解我们企业,了解企业的产品,在退休时就主动找我们讨论能不能收购他。这是一家销售公司,在7个国家有分公司,我们把它收购过来之后,进一步打开了销路。
  2014年我们又收购了一家公司,我们自己觉得产品质量做得不错,挺高兴。但我们参加了德国一个展会,与一家意大利公司交流时,他们却指出,我们做不出他们那样的产品,我们自己也在反思:是不是咱们的工艺、生产一些环节上有问题?
  2014年,开泰下决心买下另外一家国外公司,这是一家生产企业,虽然不大,但自1928年开始就存在,近百年来一直在生产,通过引入他们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了我们的产品质量,从中也获得了很多的生产理念。2016年,开泰又并购了芬兰的一家专门研究喷砂机器人的研究院,这样,从科研、生产,再到销售,开泰把整个国际化路子布局好了。
  我们的目标清晰,一开始做磨料,就是要打造中国金属磨料第一品牌。到2008年,上了设备以后,我们觉得可以赶超世界水平了,就把打造中国金属磨料的第一品牌的目标改成了打造全球金属表面清理行业第一品牌。
  林风华:通过国内的院校合作,开泰把磨料做成了行业第一,磨料做好后,再向上延伸到设备,又通过国际化合作与并购,提升产品质量,把品牌做出去。一开始,开泰做的喷丸设备是单机的,但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发展,又导入机器人,形成了一套全自动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王瑞国:从2016年并购芬兰喷砂机器人以后,我们对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有了新感受,也是从那时开始,开泰把数字化和智能化运用到抛丸设备上,开泰能做到领先,智能化数字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深化,5G、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动各类产业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选题。
  开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促进公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管理智慧化。通过研发抛喷丸装备的智能化与生产车间的数字化,推进贯穿产品研发、部件制造、成品制造及销售物流全过程数字化建设,建设全流程开泰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通研发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制造资源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绩效管理、生产作业的各类文档管理,实现现场作业的透明化和精细化,提升现场管理效率和水平。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双轮并行,实现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科技自立自强的三个提升。
  获得单项冠军,也是对开泰的技术,对科技人员付出的肯定和鼓励。
  王振:京阳创建之前,就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明确的目标产品,这么多年,我们也一直围绕企业战略和针状焦这个核心产品,持之以恒地发力。
  对于现在京阳公司,我们自己定义为技术驱动型的新能源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高品质针状焦,在工艺、技术、生产等方面不断探索研究,提高产品品质。
  正是因为如此,短短几年,京阳的产品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4项。公司发起制定了《石墨电极用油系针状焦》《石墨电极接头用油系针状焦》团体标准,对推动国内针状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荣获全球针状焦优质品牌、全国针状焦先锋企业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等多项荣誉。
  林风华: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京阳在自主创新研发过程中有没有借力?
  王振:这个肯定有。企业能够快速发展,一方面源于团队的努力,但是技术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协同创新。所以在创新研发过程中,我们跑遍了国内的相关院所,与专家教授交流取经,根据我们的实际生产经验,将教授们的理论研究结果与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
  林风华:行业专家给你点拨的,不一定是某一个具体的技术点,他们的观点可能会使你对整个产品的认知有一个新的理解和提升,下一步就可以找准发力方向。
  王振:京阳取得今天的成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贴近市场、服务市场。
  最早我们做针状焦产品,其实并没有应用到锂电池负极,只是单纯应用于石墨电极。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新能源锂电行业快速崛起,我们发现它也是用碳素材料在做产品,然后根据他们对品质的要求,对我们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定向研发突破,生产出针对性的产品,并且很快推向了市场,并且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
  京阳这么多年的发展,得益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科技研发、科技进步,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市场服务永无止境、品质提升永无止境。
  林风华:几个永无止境,高度概括了京阳成功的几个核心要素。俗话说“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到全国冠军、全球冠军这个位置实属不易,同时也会成为其他企业追赶和超越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如何保持领先?作为行业冠军,有没有危机感?
  王瑞国:当了冠军,其实压力更大,当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广泛,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不能把握科技潮头,就很难能够保持住领先。
  特别是现在客户对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每个人都想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定制化方案,只有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够保持领先,这就需要企业和市场同频共振,同市场导向与时俱进。
  王振:现在我们的危机感也是越来越强烈。从目前大的经济形势来讲,我感觉现在是全球经济下行周期,经济形势低迷。从行业方面,现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内卷严重,同类产品逐步出现产能过剩。从企业自身来讲,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人员短缺问题,特别是优秀管理人才短缺问题也逐步显现。
  总结这几方面,我认为只有持续地不断地进步,不断去努力,才能化解危机,让企业走得更好。
  林风华:企业的经营,就像是那句老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两位企业家各自分享了自己企业成功的一些经验,同时也提到了压力。那么面对压力我们怎么干?面对现状,未来有没有更高的目标,更长远的规划?
  王瑞国:现在技术发展速度快,可谓是一日千里,所以说我们必须思考未来怎么做,要怎样保住领先?刚才王振说的很正确,人才是第一位的,要引入和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开泰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现在公司实行人才优先战略,一个是管理人才,另一个是技术人才。现在企业里的技术人才有产学研的加持,更容易找到攻克项目的办法,现在我们已经拥有高层次的研发人才,技术的设计人才,还有车间的技能人才。但管理人才还有所欠缺,企业快速发展,管理人才能不能跟得上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管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上,还要加把劲。
  林风华:夺冠时刻固然无比荣耀,但冠军之路绝非一路坦途,今天通过各位企业家的交流讲述,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大家的奋斗与艰辛。希望大家能更加关注咱们滨州本土企业,更加支持咱们滨州本土企业,也祝福滨州企业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