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农人
文章字数:845



  晚报记者 吕翠萍 通讯员 冯清 周兆龙
  随着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涌现出一批既接地气又懂科技的新农人。他们通过科技创新,让昔日的“汗水农业”变成高效高产的“智慧农业”,让传统农业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温控,一个手机就可以实时掌控大棚温度,这是阳信县洋湖乡90后新农人张蒙起给自家樱桃大棚安装的新法宝,有了这些好帮手,樱桃高效种植的同时还能错峰上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阳信县张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蒙起说到:“通过控制系统,我们的技术能做到一年三熟,在一年之内错峰上市三次,亩产量能在两千斤左右。一年一亩地有十万到三十万不等的收入。新农人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改变原先固有思维。在家乡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一样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在惠民县胡集镇,95后青年赵立广正操作无人机在田间地头喷施农药,只需调好参数,喷药就能自动进行,以前10个人干一天的活,现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凭着自己熟练的技术,赵立广不但帮助乡亲们开展田间管理,也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致富新渠道。
  惠民县胡集镇赵广家庭农场的赵立广告诉记者:“用了农用无人机打药后,成本下来了,也节省人工,效果还比人工的好,周边的乡镇、村如果需要打药的话,都会提前打电话(预约)。这也是对新技术的认可,对我们新农人的认可。”
  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王磊仅用八年时间,就将一个传统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成为集农机服务、销售、植保、培训等一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023年,合作社服务农田500万亩,服务村庄863个,以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我们将继续发挥科技赋能农田的引领作用,致力于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滨州盛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磊颇有感触。
  眼下,我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思路、新活力。聚焦“品质滨州”建设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我市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现代农业的智慧化、科技化,助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