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质生产力“入海”
以“绿色低碳”赋能“蓝色经济”
文章字数:1,421





  晚报记者 裴成龙 孙江波 通讯员 吴云峰 王杰
  我市加快海上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海洋“含绿量”,赋能“蓝色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位于无棣的正海海洋牧场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牧场10万亩牡蛎养殖区,渔民正分批将载有近江牡蛎苗种的40多万个吊笼捆绑在浮绠上进行吊养,近江牡蛎的养殖不仅经济效益可观,带来的生态修复效益同样显著。滨州正海蓝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助理杜岩松对记者说:“牡蛎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也就是它的外壳,经过我们的测算,一千克的二氧化碳,能够形成一千克的碳酸钙,也就是在固碳方面它是等量的固碳。”
  除了固碳,牡蛎强大的滤食和滤水作用还能够有效净化水质,当地每年投放近两亿粒近江牡蛎苗种,长至成年后可实现年净水400亿升,固碳60多吨。“除了近江牡蛎外,我们还实现了长牡蛎、三倍体牡蛎、毛蚶、杂色蛤等4种贝类的自主繁育,现在滨州海域贝类生物总量达22万吨以上,每年可移除22万吨二氧化碳,实现了经济生态双提升”,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郑述河介绍。
  通过底播增殖和吊养贝类,当地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达88.9%,间接维护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景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45种增加到230种,推动海洋蓝色经济从资源获取型向生态养护型转变。无棣县埕口镇党委书记丁南表示:“持续推动‘虾贝虫鱼’产业向‘新’而行,累计投资3亿元,建设‘渤海贝仓’省重大项目,目前贝类设施化养殖基地达到20万亩,年产贝类3000万斤,它的碳汇价值,相当于6122亩的森林,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多元共赢’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海洋循环经济特色专业镇齐鲁样板。”
  近年来,我市立足沿海资源禀赋,加快实施双碳战略,积极培育海上新能源产业,正逐步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体系。眼下,国内首个批复的立体分层确权光伏用海项目正在沾化有序建设。项目已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预计2024年底全容量并网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之一,每年可提供绿色清洁电能12.82亿度。“沾化北部有广袤的滩涂资源,比较适宜落户大型的光伏项目,而且这些光伏项目实施以后,遮荫区能够覆盖大面积的水体,能够减少水的蒸发,也有助于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维持水质的清洁,保护水下环境。”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李志鹏谈到项目建设时说。
  光伏发电不仅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也是唤醒“沉睡滩涂”的方式之一,当地通过不断探索“一地两用”“一地多用”集约发展路子,推进光伏发电、水产养殖等立体协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沾化区副区长沈洪梅说:“聚焦港口活海、产业强海、科技兴海、生态护海,统筹谋划“一带三区多园”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华能85万千瓦渔光互补、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持续培育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稳步推进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海水养殖绿色发展能级。以建设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为抓手,引导海水养殖由滩涂、近岸向离岸海域拓展。加快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提升牧场生态化、信息化、装备化水平,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坚持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海洋精细化工,培育壮大海洋新材料,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加快海洋盐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链条深度拓展、跨界融合、增值延伸,推动海洋化工绿色高端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4.02亿元,同比增长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