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区富源街道:
小蚂蚱“蹦”出致富新路子
文章字数:1,427

  晚报记者 田嵩  
  在沾化区富源街道的丰民村,一场关于蚂蚱的养殖革命正在悄然上演。这个曾经因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而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如今却因蚂蚱养殖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片土地上,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走进丰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蚂蚱养殖大棚。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蚂蚱四处飞舞,忙着觅食。工作人员正忙着给蚂蚱大棚通风、喷水,确保这些小生灵健康成长。“这是东亚飞蝗,纯绿色生态养殖,成本低,管理方便,市场前景广阔。”村党支部书记闫福新指着大棚里忙碌的蚂蚱,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告诉我们,蚂蚱养殖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一年可以养殖三批,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然而,几年前的丰民村并非如此。“我们村以前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晚上出门都是摸黑。”村民老李回忆道。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村庄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转机出现在2020年,市检察院派驻“第一书记”宋朋来到了丰民村。他深入调研,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为村庄发展把脉开方。经过多次考察,他们最终选择了蚂蚱养殖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我们认为蚂蚱养殖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而且适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宋朋说。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共同富裕,宋朋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统战部、民进市委会的政策支持,引进资金和技术,建立了蚂蚱养殖基地。同时,他们还创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实现了合作共赢。
  “我们这个养殖项目,前景非常好,给村里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就业机会,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给村集体也带来经济收入。”闫福新介绍。目前,村里正在开展试点养殖,三个实验棚的年产量将达到四千余斤,预计今年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村民增收1.2万元。
  蚂蚱养殖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村庄发展新活力日益显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修的公路、自来水改造、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让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原来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现在路修好了,孩子们上学我们也放心了。”村民刘云义感慨地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丰民村在蚂蚱养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计划投资300万元建设规模养殖基地,预计年产值270-360万元。同时,村里还计划进行蚂蚱深加工,研发即食油炸蚂蚱、蚂蚱酱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丰民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富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满怀信心地说。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规划图,上面详细描绘了丰民村未来的发展蓝图。除了蚂蚱养殖,还计划发展果蔬种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丰民村的田间地头,我们看到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大棚里照料蚂蚱,有的在田间种植蔬菜,有的在建设新的养殖设施。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希望和期待。“以前我们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有了产业,我们也能在家门口挣钱了。”村民张海超高兴地说。
  蚂蚱养殖不仅为丰民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村民们不再需要远离家乡去打工,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财富,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在项目的促进下,丰民村的党员干部也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的需求,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的职责就是为群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带领他们走向共同富裕。”闫福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