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那些事儿之
复沾圣化话沾化
文章字数:667

  一枚鲜枣,让沾化名扬大江南北。一个故事,让沾化得名意蕴深刻。
  2000多年前,沾化的大部分土地还是浅海滩涂,是典型的退海之地,这里殷商时属蒲姑国,周朝时属齐国,秦朝属厌(读压)次县地,之后隶属屡经变迁,武则天掌权的垂拱四年,设置渤海县招安镇,寓意“招抚海盗而得安”,这是沾化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文献中。
  北宋庆历二年,也就是1042年,招安镇升格为招安县,是这个地方的建县之始。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招安县为沾化县,在当时的皇帝金章宗看来,尽管含有“招抚安顺”之义,但“招安”二字不雅,有伤黎民尊严,为彰显升平景象,显示其“皇恩浩荡”,就定县名为沾化,借用西汉太守龚遂治理渤海郡的典故,寓意“海滨之民,复沾圣化”。
  最初,沾化县城设置在古城镇,因其离渤海不远,且处于沟盘河岸边,水运便利,地势较高,官署和治所便安置在了这里。
  此后的岁月里,这个地处偏远的退海之地,却享有“三等县,二等学”和“济北诗书之薮”的誉称。从1508年至1836年的328年间,沾化共考中进士36名,光古城就占了21名。“一科四进士”、“父子二鼎甲”的佳话都出自古城。
  1957年,沾化县驻地迁到富国镇并延续至今。富国之名来自盐场,元朝大德年间,这里设立“富国盐场”,明朝初年逐渐形成村落,名为富国村。
  2014年,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
  沾化冬枣更是和这方水土密不可分,民间一直有着“先有冬枣树,后有沾化县”的说法,《沾化县志》明确记载,枣为本县特产,有无核枣、金丝小枣、冬枣、婆枣等,在众多枣品中,冬枣尤为独特,被誉为“中华第一果”,有着“早知沾化冬枣美,何须策马传荔枝”的美誉。
  (作者:孙洪师 朗诵:魏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