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创伤如花
文章字数:989
  滨州实验中学2022级1班 张瑞雪
  18岁那年,史铁生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两年后,他因腰腿疼痛,返京治病。自21岁起,他只能在轮椅上度过,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疾了双腿。”
  从此,“主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成了他人生的常态。患病以来,史铁生自有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拯救他于病榻之上,灼热温暖的心之本色也终于显露于字句之中。
  在《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从容释然的文字写下自己关于病痛的思考:“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加一个‘更’字。”
  医院里一位善良的老大夫建议他利用现在悠闲的时间多读书多思考,这也推动迷惘无助的史铁生找到了文学之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以来他都没能好好读书,便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通过文学与精神巨人对话,从阅读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在安静、宁谧的地坛,他找到了思想的栖身之所,抛却了外部世界的浮华与纷扰,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和牵绕,他沉下心来,观察花开叶落,雁去蜂飞,捕捉他人与自己的情绪波痕,在“写作的零度”,用一颗赤子之心寻求生命的解答。
  触动他的是卓别林《城市之光》,一句“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的台词,在他绝望的心中唤醒了沉睡的生命力,让史铁生写下了有相同意味的“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吞咽下生命的苦楚,他将同样的生命涟漪传递给每一位读者。
  无法踏足深远之地,史铁生便将视线单纯而又执着地指向人无限的内心世界,所依凭的便是“真诚”。他曾说,写作“无规矩的规矩只剩下真诚”,却也正因如此,他得以摆脱程式的桎梏,经营的匠气,令文字随生命一同有了自由舒展的姿态。
  真诚的文字从不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坦诚的灵魂从不畏惧荆棘密布的远方。史铁生用温厚坚韧的文字书写苦难与人生,《秋天的怀念》让无数人含泪拥抱久久忽视的亲情;《我是猫》在浮躁的社会送来了沁人心脾的清风。“作家,就是拿刺伤自己的利刃,守护世人”。史铁生选择用真诚剖析自我与社会,所以笔下倾泻的文字注定不朽于人间,在痛苦的创口开出最烂漫的花。
  (指导教师: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