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养育滨州生物多样性
文章字数:2,043




从一万年前走来的麋鹿角化石(市博物馆馆藏)
新立河畔的野生动物
  (张连利 摄)
  □晚报记者 孙洪师 通讯员 刘云鹏 舒娜
  黄河是一条源远流长、滋养万物的生态之河,宛如一条巨龙,横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连接了类型多样的生态单元,养育了各具特色的生物群落,创造了充满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
  借助黄河流域的良好自然条件,华夏先祖在黄河流域辛勤耕耘,开辟了先进发达的农业文明,孕育较为发达的文化形态和生态环境观,蕴含着对生态发展的深刻观照。
  邹平长山镇西南庄遗址所属的北辛文化是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较早期的文化遗址,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它是滨州发现较早的人类活动遗存,出土了加工粮食用的石磨盘、石磨棒,打猎使用的弹丸、石球、箭头,捕鱼用的鱼漂、鱼钩,骨针、骨笄、骨锥尤为丰富,可以看到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供人们食用,因此人们对于生产工具有着严格的使用和细致的区分。
  据不完全统计,诞生于黄河流域的《诗经》,305首诗歌中,涉及草木鸟兽虫鱼的有250篇,占所有诗篇的82%,提到植物的篇章有153篇,涉及的植物种类多达255种。其中既有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桑、黍、枣、稻、麦、瓜、桃、莲、李、梅、蕨、竹,也不乏乍听起来十分新奇的植物,如卷耳、荇菜、芣苢、甘棠、芄兰、酸模、佩兰等。涉及的兽名有67种,鸟名39种,虫名29种,鱼名20种,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开篇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中的生物是周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周人丰富的感情和愿望,凝结着那个时代的记忆,是周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观照对象。
  在战国时代,《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也就是“天生人成”,天地生物而人成万物,“和”是万物在自然界萌生、成长最基础的条件,自然界是一个集复杂性与多样性为一体的系统,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过程,构成了生物之所以生成的条件。
  根据滨州市博物馆展出的一对保存完整、形态精美的麋鹿角化石和滨城区三河湖镇侯家遗址发现的麋鹿遗存来看,地处黄河三角洲的滨州区域,在晚商时候气候比现在要温润得多,很多动物生活在这里。侯家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共5452件,已鉴定的动物种属包括猪、牛、狗、麋鹿、斑鹿、獐、貉、猫、仓鼠、兔子、竹鼠、雉科、鸟、龟、鳖、草鱼、鲤鱼、青鱼、螃蟹、文蛤、青蛤、毛蚶等,是该地区3000多年前自然景观的生动写照。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后,夺大清河入渤海,在黄河独特水沙条件和渤海弱潮动力环境共同作用下,淤积形成了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500多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是渤海区域海洋生物的重要种质资源库和生命起源地,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众多鸟类由此迁徙中转或在此越冬,其生态系统变化是黄河和渤海区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璀璨明珠,滨州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坚持“拓展生态空间、修复生态生境、保护生态资源”并举,生物多样性持续增长、生态空间格局日趋完善、生态创建成果丰硕。
  从生态价值上看,构成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是由野生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组成,其中野生植物在整个食物链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于维护整个野生动物体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野生植物群落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如果失去了野生植物群落环境,许多野生动物就失去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保护和发展野生植物,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变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为此,山东航空学院以王君教授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自2021年开始,开展全市陆生野生植物调查工作,摸清全市境内陆生野生植物物种517种,珍稀濒危和区域特色陆生野生植物物种42种,团队和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建设山东省首个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走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前列,对有利用价值的珍稀、濒危、特有野生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和人工扩繁。
  同时,该团队还在全市7个县域内,对各个重点河湖、海洋、湿地、森林、草地、农田和城乡等开展动物群落监测,对全市典型生态质量样地及多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主要类群的物种多样性、种群分布、威胁因素和保护状况,建立建全本地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图谱库、DNA条形码数据库,形成以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为监测目标的长期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
  资料显示,滨州目前建成有惠民县国槐白蜡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现已收集国槐种质资源137份、白蜡种质资源140份,在全省首先组织实施“滨州市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建设”,已完成小果白刺、大穗结缕草等18种珍稀濒危特色野生植物的种质收集和扩繁工作,开展野大豆等部分野生植物的组培和耐盐试验。
  纵观中华民族生态发展史,从古至今,人们都很注重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智慧内涵,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她观照着过去,标注着现在,启迪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