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品】
我的父亲
文章字数:1,843

  
 

  邹平市长山镇初级中学 柏玉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上有着所有中国农民的特质——吃苦耐劳、朴实憨厚、孝敬老人、疼爱子女。
  父亲的勤快是年轻时就在村里出了名的。记得我们姊妹三个小时候,每到麦收和秋收季节,是父母最忙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在本村砖瓦厂上班,三班倒。父亲最盼望农忙时节上夜班,那样白天就可以不耽误收小麦或收玉米。小时候的我并不理解也不知道他困不困,累不累,因为他从不说。但总能从邻居嘴里听到他们疼惜地对父亲说:“晚上干了白天干,不要命了,也不知道歇歇,人哪能受得了?”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父亲总是憨厚地笑笑说:“没事的,不干不行呀,收庄稼、干活挣钱都不能耽误。”我们姊妹三个每天早上醒来,父亲和母亲不是上班就是到地里干活去了。现在想来也许正因为父亲和母亲的勤劳能干,使我们三个出生在70年代的孩子没挨饿,也没受冻,从没觉得生活很苦。日子平淡又充实地过着,后来我们慢慢长大,多少能帮上点忙,他们才稍微轻松一点儿。如今已经七十六岁的父亲,仍然种着家附近的三亩地,种红薯、花生、玉米……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好像觉得不干农活会空落落的,无所事事。尽管我们劝他,年纪大了不要种了,他还是会去播种、除草、收获……
  父亲的孝顺是我长大后才感悟到的。奶奶有四个儿子,父亲排行老三。爷爷去世早,奶奶在世时,一直是跟着我们家生活。在老宅里住一个院子,后来有了我们三个孩子,两间屋子实在住不下了,父亲又申请了块宅基地,凿石头、泥、脱胚……辛辛苦苦地盖了五间房,搬了出去。奶奶那时还健壮,觉得老宅住惯了,不想挪动,自己还愿意在那里居住。那时我在本村上小学,每天晚饭后父亲一定是催促着我去老宅跟奶奶做伴。过了几年,从年轻就工作生活在辽宁的大伯回乡探亲,与父亲商量,还是愿意让奶奶搬到我家,那样他放心。当时我并不十分明白原因,现在想来肯定是大伯觉得父亲脾气好,老实可靠,会细心照顾奶奶吧。就这样父亲一直陪伴伺候奶奶到老,从没听见他说半句怨言,从没见过父亲与奶奶争吵。奶奶有父亲这样的儿子真是幸福。
  父亲不只孝敬长辈,也疼爱子女。父亲性格温和,从小到大没有打过我,也很少训斥我。以至于经常受到批评的弟弟妹妹常常会说父亲偏心。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忘记什么原因惹父亲生气了,他高高地举起了手,吓得我闭上了眼睛,心想这下完了。只听见耳边传来“嘭”的一声,我睁眼一看,我家唯一的一个木质板凳无辜地躺在两米外的地上,一条腿上出现了明显的裂纹。母亲心疼地说:“有本事打你闺女,你摔凳子干吗?”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无话可对,只气得脸通红,径自走出门去了。自那以后,我再没见他对我发火,当然我也没有再惹他生气。不只对我,对弟弟妹妹,父亲也没有打过他们,不知是我们都很乖,还是父亲太过疼爱我们,或许两者都有吧。但后来那被父亲又绑好的凳子成了弟弟妹妹调侃他偏向我的铁证,一直说了好多年。
  那年初中毕业,中考成绩还不错的我被截留到师范。开学时,父亲帮我背着行李,父女俩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父亲送我到学校安排好,又独自一人回家。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这一场景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以致后来当了语文老师每每教《背影》一课时都会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更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和母亲瞒了我二十五年的一件事。那是几年前父亲生病住院,我们姊妹三人轮流去照顾。从没住过院,一直什么事情都自己干,从不麻烦别人的父亲,忽然让别人给自己伺候,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尽管都是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母亲在一旁看出了他的心思,在一旁开导他:“养儿养女,不就是为老了有人照顾?你忘了当初去学校看你大闺女,坐火车回来睡着了,坐过站,回到家都半夜了,你忘了?”听了母亲的话,我很是诧异,连忙问是怎么回事,母亲这才告诉我事情的原委。记忆中,上师范第二年父亲去学校看过我,给我送吃的。原来那次是父亲下了夜班去的,没能睡觉,下午坐车回来时,由于太困睡着了竟坐过了站。下车后,睡得迷迷糊糊的父亲迷失了方向,朝相反的方向走了。等后来发现不对劲时,又往回走。来来去去,又耽误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到家时已是半夜。不知道那天夜里父亲都经历了什么,母亲又有多么的担心,而我却一无所知。他们愣是瞒了我二十五年。父母爱孩子,而这爱的深度又有谁能测量得出?我又一次泪湿眼眶。
  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不善言辞,可他却用行动爱着我们,教育着我们。他的朴实,他的善良,他的勤劳,他
  的孝顺,他的坚忍,无一不深深影响着我。没有说教,只有潜移默化。我何其有幸,有您这样的父亲。女儿永远爱您,谢谢您,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