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只远去的风筝
文章字数:791

  滨州实验中学2022级4班 巩天赐
  当一阵风吹来,风筝飞上天空,连接着风筝的,就只剩下一根纤细的风筝线,天上摇摇欲坠的风筝显得格外脆弱。同样的,当一段友谊建立在阶级差距之上,也会变得岌岌可危。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就讲述了这样一段友谊。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讲述了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的友情故事。他俩曾经情同手足,但在一次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场悲惨不堪的事使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于是他逼走了哈桑,不久也随父亲搬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不能原谅自己对朋友的背叛,从而踏上赎罪之路的故事。故事凄惨又美丽,文字扣人心弦,甚至有些令人感到不安的情节安排,引起读者的深思。它一针见血地告诉读者,赎罪并不等同于幸福。
  我一开始并不喜欢阿米尔,我认为他既软弱又虚伪,面对同龄孩子的欺凌,他从来不反击,而是逆来顺受。最令我不能接受的是,哈桑为了帮他拿到风筝而受到哈塞夫的侵犯时,他只是躲在暗处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好友被凌辱,而后由于内心的自责和痛苦,他又用谎言逼走了哈桑。这使我一度非常讨厌阿米尔。后来阿米尔逐渐勇敢起来,他不再软弱虚伪,变得勇敢且有良知。当我看到他为了救哈桑的儿子而直面儿时的恐惧时,他的形象骤然在我心中变得立体起来。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风筝,这风筝是象征性的,可能是亲情友情爱情,可能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可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象征着什么、代表着什么,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拼尽全力去追,心里的风筝才不会变成未曾实现的憧憬,这段时光才不会沦为蹉跎的岁月,对风筝的向往才不会变成无法追回的懊悔。
  文中阿富汗人对祖国真挚的情感同样使我为之动容,他们虽然四处漂泊,心里却一直挂念着饱受战争摧残的祖国,并拼尽自己的全力为祖国做出贡献,这样的家国情怀也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我们应用自己的行动弘扬中华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树立家国情怀,做到“为国,千千万万遍”。
  (指导教师:何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