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明集镇: 党建引领强村富民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文章字数:1,603
  晚报记者 袁 猛 通讯员 李蓓蓓
  近年来,邹平市明集镇在推动全域实现整建制土地流转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目标,坚持立足“一个产业”、抓实“两个引领”、培育“三支队伍”、实施“三大工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实体强村”工作新路径,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立足“一个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依托全镇已实现整建制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优势,围绕农业这一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富民产业,向亩均产出要效益、向产业延伸要收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5.8万亩,推广优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万亩、蜡质玉米1万亩、大豆玉米间套种植8000亩,发展黑小麦、紫小麦等良种繁育基地4处、1.5万亩;与中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校建立生态高效农业推广基地7个,建设完成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新型职业农民之家,今年计划以3公里为半径建设1处全程社会化服务中心和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目前,全镇小麦亩均单产650公斤,玉米亩均单产700公斤,产量达到85000余吨,累计增收2760万元,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抓实“两个引领”,筑牢乡村振兴工作保障。组织兴,则乡村兴。一方面,抓实“头雁”引领。创新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开展“六比争先”行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擂台比武”,不断增强村干部“争、闯、拼、干”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形成以“专业六级”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强化日常考核问效,不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抓实支部引领。坚持按照“示范”“创优”“强基”三类标准对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全镇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企业300余家,带动群众就业2000余人。
  培育“三支队伍”,锻造乡村振兴工作力量。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持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针对全镇种粮大户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以“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现实问题,发挥新型职业农民之家和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加强与中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等科研院校合作,健全完善种植大户教育培训体系,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为种植大户提供技术培训、科技咨询、学习交流等服务,提升种粮大户增收经营能力。
  强化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育,持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制定《明集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实施方案》,对有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同时加大项目引育,持续引进符合我镇产业需求的项目,增加镇域内就业岗位,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渠道。
  强化本土致富能手培育,持续强化农民创业性收入。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立以本土科技人员、优秀种养殖能手为主体的乡村振兴人才库,目前入库人员323人。镇党委政府通过提供“站台”宣传、创业帮扶等方式,推动段桥丸子、苗家老粗布等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和一批本土特色企业做大做强。
  实施“三大工程”,拓宽乡村振兴工作路径。实施兜底工程。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反哺村集体增收新模式,联合全镇36个村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整合植保、农机、粮食仓储烘干、农资、土地托管五个方面的资源,通过“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收益“反哺”,推动各村集体增收2-5万元,实现兜底保障。
  实施示范工程。依托牛家村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周边5村中央扶持资金300万元,打造采摘大棚、共享农场、亲子农场等项目于一体的实体强村党建联盟示范点,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带动周边300余农户增收,实现村集体增收70余万元,切实发挥集体经济增收引领作用。
  实施突破工程。各村成立由科级干部任组长的集体增收攻坚小组,抓两头促中间,逐村研究、一村一策、分类实施、挂图作战,实现逐村突破。2024年以来,积极探索共富增收渠道,放大韭菜、食用菌、草莓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带富优势,因村制宜打造红星农场、牛官粮食仓储等共富项目10个,力争村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