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历史长河与文物共情
文章字数:1,255

  滨州实验中学2022级7班 范奕萱
  乘国风之雅韵,现盛世之繁华。泱泱华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中国艺术文化力量强大的生命力以文物为载体,展现在余韵悠长的深厚积淀中,也在更时代化的惊艳表达里。传承优秀中华文明,就要去发现文物之国韵,去感受,去共情,去传承。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时间掺杂进这黄土之中,附着在文物的表面,埋藏在数千年的时间洪荒之中,历尽春秋。古语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面对眼前所见,不禁由衷感慨,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愈发熠熠生辉,都是源于这些文物背后每一个为之付出努力和艰辛的国人。我赞叹铸就越王勾践剑的高超工艺,更佩服越王卧薪尝胆的蓄势勇气,惊异于何尊上“宅兹中国”的灿烂盛大,更看见了周成王励精图治开创盛世的愿景。古人以文物为载体,赋予其专属华夏的精神文明,叫后世得以传承、学习。以文物之基,镌刻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将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协商捐赠等各种方式追索流失文物,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中国将致力于为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这正是我们,中华儿女刻在骨子里面的一脉相承。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回归之路展现了民族复兴的历程,更见证了中华儿女守护文化基因的坚定。
  文物诞生之时,经历淬火打磨,又在历史长河中见证着时代与民族的兴衰发展。一部关于文物保护及追索话题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短片用拟人的手法将文物拟人化,讲述了展出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成人形”,踏上漫漫归家路,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
  一个短剧所讲述的文物回家之路,折射了一个国家重新找到方向的寓言:一个国家穿过了晦暗、曲折的回廊,正在向现代化走去。这些文物也仿佛成了这个宏大叙事的隐喻,它们也开始“寻路”,当然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文物文化自觉的当代中国人也在寻找它们,它们的流失代表着过去的不幸。如今的家园已经山河一新,也准备好迎接他们的归来。这个过程也许不容易,但相隔万里的乡愁已经由此整体性地建立了起来。其实文物就是一个国家历史进程的注脚,它们标记着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文物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与文物共情,去传承创新。
  文以载道,物传精神。文物归家之路任重道远,每件漂泊的瑰宝都刻在中国人心底,我们要去唤醒共同记忆,去引起足够关注,让我们继续齐心去弥补历史的遗失。吾侪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理应激荡起爱家之情,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锤炼品德,在历史文化生生不息的长河中,坚守文化创新,助力文化传承,莫负少年好韶华,且向未来踏歌行。
  (指导教师:任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