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腊月时 “手扎灯笼”闹新春
文章字数:735






  晚报记者 位鲁江 通讯员 初宝瑞
  一截芦苇多变幻,手扎灯笼见神奇。
  普普通通的芦苇,在惠民县何坊街道张大官村手工艺人张洪斌手里,历经浸泡、破篾、编织、整形、糊纸等十几道工序,一个个造型古朴、色彩喜庆的灯笼就扎制而成——这,就是2007年被确定为滨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手扎灯笼,而张洪斌,则是该项目的第五代传承人。
  “手扎灯笼,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编织。”67岁的张洪斌说,他从十几岁就开始扎灯笼,至今已经坚持了50多年,半个多世纪的扎灯笼生涯,只是依靠简单的辅助工具,全程依靠手工进行制作。2023年入冬以来,张洪斌在老伴儿的协助下,已经扎制了3000多只灯笼。
  手扎灯笼在何坊街道有着久远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明宣德年间,何坊街道张大官村就开始编织灯笼,清末为鼎盛时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到冬天农闲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扎灯笼,这也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手段。
  扎灯笼、卖灯笼不仅是当地农户的重要副业,“打灯笼”也是当地的习俗。
  何坊街道宣传委员刘晓婷告诉记者,当地有“正月十五打灯笼”的习俗,孩子们把蜡烛放进灯笼里,提着小灯笼照亮家里的每个角落,具有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过了正月十五,他们就把灯笼烧掉,预示新一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手扎灯笼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勾起了我们儿时满满的回忆,作为当地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传承好、保护好。”刘晓婷说。
  时代在变迁,手扎灯笼也发生着变化。近年来,手扎灯笼老艺人在沿袭传统手扎灯笼样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将原先的灯笼造型加以改变,制作出了形式多样的手扎灯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手编灯笼越来越受到欢迎了,我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张洪斌说,如今,他制作的手扎灯笼远销东营、商河等地,灯笼产量更是供不应求,这也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