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民俗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旅游振兴
文章字数:1,959
晚报记者崔艳贞 张静 王哲 通讯员 孙丽娜 张传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我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市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到贵州、重庆、滨州部分县区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座谈会,进行沟通交流。本期《委员关注》,就如何创新民俗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旅游振兴,邀请委员嘉宾建言献策。
>>>弘扬传承特色传统文化
市政协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52项、214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十个门类。
“发展、传承、保护民俗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民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可以扩展旅游的群体,丰富旅游的内容;另外还可以深化旅游的体验,这种融合反过来又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市政协副主席刘庆敖说,基于这个原因,市政协把“创新民俗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旅游振兴”确定为今年的重点调研题目。调研过程中发现,全市的民俗文化发展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类型众多,很多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如博兴草柳编、老粗布、阳信古典家具等,但是也存在挖掘不够深入、重传承保护轻活化利用、IP开发不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够等问题。
对此,市政协常委田希婷建议,借助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和整理,特别对黄河文化、孙子文化和老渤海红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深挖其旅游价值,加大开发利用。同时要加强对蓝印花布、泥塑、草柳编、雕塑等非遗的传承利用,提升展示度、利用度和参与度。
市政协委员张丙国建议,要在尊重非遗保护规律的基础上,遴选出优势项目进行旅游开发。如,将滨州的民间剪纸、黄河号子、吕剧、布老虎等非遗项目,开发为观赏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通过开展进景区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鼓励传承人进驻社区,开展非遗活态展示,让更多的游客选择乡村旅游,进而推介乡村旅游。
>>>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滨州品牌
我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加强创意策划,深化模式创新,让滨州文化旅游资源真正“活”起来。2023年上半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83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2.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85%和45%。与此同时,市政协调研组也了解到,我市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不够充分,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特色尚不突出。
对此,市政协委员宋炜建议,发挥乡村旅游文化特色要搭建好的节庆文化平台,比如依托沾化冬枣节、孙子文化旅游节等现有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影响力。同时要加大非遗文化传承品牌的推广和支持力度,提升全社会对当地现有非遗文化品牌的重视程度。
市政协委员周国辉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大在央视等媒体的宣传力度,叫响“淘宝水落坡”“滨州味道香飘世界”等主题宣传口号。实施引客入滨等市场营销方案,加强省内和省外重要客源地和沿黄省份的推介活动。通过新媒体短视频等方式,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流量的转变,加速融圈圈粉,把滨州的文旅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激活民俗旅游长效机制
积极挖掘民俗文化元素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特色和生态资源。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史建伦说:“近年来,我们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一是非遗项目+旅游。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重点推进的胡集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项目累计投资约6000万元。二是民俗节庆+旅游。依托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开展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持续办好胡集书会、火把李庙会、乡村好时节等节庆活动。三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展泥塑、木版年画及滨州剪纸等手造进景区活动中,让游客零距离感受“手造”产品的魅力。”
聚焦民俗文化的创新传承,聚力将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文旅产业新业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市政协将持续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我市创新民俗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旅游振兴贡献政协力量。
对此,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张英勇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民俗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宣传展示要到位,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滨州的这些非遗项目,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地位,了解我们的非遗传承人。还需要在创新上做文章,使非遗项目有更多的群众关注,有更多的群众喜爱,才能把这些民俗文化更好的与旅游消费融合在一起,拉动我市旅游市场的振兴。
市政协委员蔡惠清建议,让民俗文化进入到旅游景点、商场等大家经常去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去看到、触摸到。民俗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不仅仅要让老年人喜欢,还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才能使我们的非遗文化走出山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